深汕网首页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移动版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村民节衣缩食为革命志士提供生活保障
2021-04-15 11:21:19

  转存图片

▲吴延乐烈士。

转存图片

▲王作尧鲘门居住旧址。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摄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鲘门镇民安村,有一栋三进的瓦房祠堂坐落在巷子中间,祠堂红黄的砖墙和琉璃屋檐,透出一股庄严的气息。大门边的右上角挂有“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的牌匾,门口插了一排彩旗,廊柱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四周是青灰色居民楼,门前围着一圈银色铁栅栏,这座名为“吴氏祖祠”的祠堂格外引人注目。据相关材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大队大队长王作尧曾在这里居住。

  资料显示,吴氏祖祠坐山向海,主屋宅深26米,后花园6米,共32米,宽11.3米。祠堂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到现在有280多年历史。祠堂天井花园中央还有一口古井,如今依然可以使用。

  吴氏后人、71岁的吴汉光介绍,祖祠多次借让土地支持学校等公益事业。1958年前后,因鲘门中心小学建设需要,吴氏家族将祠堂后花园的围墙及空地部分土地无偿借让出来。1988年前后,因鲘门中心小学扩建需要,祠堂主屋宅拆截部分面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以前的房子都是用贝壳灰加石头垒成,质量较差。”吴汉光说,随后由于祠堂残旧破漏,1998年吴氏家族筹资重建修缮,直至现状。

  若不是经烈士后人讲起,鲜有人知道这个普通的祠堂曾经上演过惊心动魄的战斗。

  “我堂哥(吴延乐)、父亲他们都为革命志士送过饭菜,当时大家生活条件都很差,主要靠种地打鱼,米不够吃,就用番薯加糙米煮粥。”吴汉光介绍,1940年3月至8月,王作尧等革命志士在吴氏家族成员吴延乐等人精心策划下,隐姓埋名,秘密安居在鲘门吴氏祖祠内。这段时间吴氏家族大部分家庭节衣缩食将为革命志士提供生活保障,帮助扩大抗日革命队伍,对敌进行艰苦斗争。

  后任东江纵队、两广纵队副司令员的王作尧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回东莞组织抗日武装。1939年元旦,王作尧根据上级决定,以模范壮丁队为基础,组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后称第二大队),任大队长,在宝安敌后宝太线和宝深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初,在东、宝、惠边地区,曾生、王作尧率领的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在惠阳坪山竹园村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决定部队突围后向东转移。途中被追击堵截,伤亡惨重,两支队伍最后减员至100余人。

  当年4月,王作尧率领第二大队70余人转移到赤石大安峒北坑。经整编,30余名武装人员组成4个班。为保护这支武装,上级组织安排“鲘门乡公所助理”吴禄负责接应,后又加派人员一起做好掩护、安置工作。武装班隐蔽在洛坑的山洞里,其他人员分散隐蔽在洛坑、鹅埠和鲘门。

  有材料记载,王作尧等人居住在鲘门中兴街吴延乐(化名吴牛特)家祠的阁楼上,坚持在鲘门鹿仔坑洞一带开展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7月下旬,按照上级指示,王作尧等率东移队伍重返东、宝、惠抗日前线。而掩护王作尧的吴延乐也很快参加了革命队伍,多次参加战斗,后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革命烈士吴延乐的亲侄子吴梅生回忆,“祖祠很早的时候办过私塾,我爷爷还教过书。小时候记得祖祠周边都是浓密的大树,附近没有路,泥泞不堪,人迹罕至。当时年轻的吴延乐在县城读高中,周六日回家。参加革命后,周末就很少回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梅生老人家里还保存着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像奖状大小裱装在玻璃框中,上面写道:吴延乐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右下角还放了一张烈士的照片。

  如今吴梅生老人家大门梁上还贴有“光荣之家”。吴梅生表示,他曾受叔叔影响,前往应试参军,后面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希望家族后人能把先烈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记者 高向荣) 

相关稿件: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