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率队赴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特别区”)调研。骆文智强调,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明确使命定位,大胆改革创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深汕特别区,为全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优秀的深圳范本和生动实践。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陪同活动。
当天,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石岗以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参加了调研。
上午10时,骆文智一行来到深汕特别区聚焦发展的先行区,并沿途察看了先行区热火朝天产城并进的发展面貌。
汇报过程中,产耀东首先向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对深汕特别区的关心、关注、关爱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今年是深汕特别区揭牌成为深圳第“10+1”区后全面履职元年,全区正加速推动体制机制调整到位,并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等核心举措稳步加速新城建设。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产业为本,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产城融合、产城并进,尽快形成城市雏形,并努力推动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尽快实现与深圳半小时、广州及珠三角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加速与深圳实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恳请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代表们继续支持助力深汕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据悉,截至目前,深汕特别区已落户产业项目71个,其中64个来自深圳。这些项目计划投资345亿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600亿元。
首次调研深汕特别区,骆文智用“起点高、势头好、干劲足”充分肯定了深汕特别区近年来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他指出,作为已明确由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的深圳第“10+1”区,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环境便利,自然资源优美,人文环境丰富,这也为深汕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看来,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区开发开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破解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难题的一次“广东试验”,是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起步再出发的战略选择。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深圳第“10+1”区的使命定位,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理顺机制、破除障碍,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飞地模式”探出新路子;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抓好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产城融合,做好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发展。
骆文智要求深汕特别区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充分调动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为推进深汕特别区的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立法、监督等工作发挥应有作用,推动深汕特别区在新时期取得更大发展。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