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招商引资 比亚迪 企业开办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车城深汕政务服务改革按下“加速键”

  比亚迪员工“足不出园”办好居住证、工程建设项目凭“一张图”缩短审批周期、四个办事处启用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就近办事、跨城通办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作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为目标,从数字赋能、跨域协同、精准服务等方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将深圳政务服务的标准、效率和温度延伸至这片产业新城,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便捷与暖心。

25e.jpg

  深汕特别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和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配套和服务。

  更快

  审批提速、流程优化,事情“快办”成常态

  “几项工作可以同时办理,不像过去要办完一项才能办下一项。”今年7月,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张图”指南,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这是深汕以“全员全域攻坚”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以可视化指引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审批脉络,明晰各事项间的并联办理关系,最大限度压缩项目落地周期。

  “一张图”指南覆盖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两大类共13种工程项目类型,贯穿立项及用地规划、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主要阶段,指引企业同步推进多个环节,并联审批持续提速。

  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举例,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立项手续时,企业可依据流程图指引,同步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出具规划要点等相关工作。充分利用审批等待时间同步开展其他事项,实现“多条腿走路”压缩落地周期。

  群众办事同样“提速”。深汕地方大、人住得散,有些地方离政务大厅远。深汕特别合作区分析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及地域需求差异,推出“视频办”服务,以“视频办”模式补充实体服务短板。当前“视频办”专区已进驻事项306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业务咨询、业务辅导及业务受理服务。

  以“视频办”服务为代表,深汕不断深化数字化服务,让事情“快办”成为常态。深汕推动622项区级事项入驻“i深圳”实现“指尖办”,群众在“i深圳”深汕区级门户上即可全面享受区级和市级综合性服务。5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全流程数字化办理,审批材料线上流转,无需再提供实体证照、材料或复印件。

3f0.jpg

  深汕特别合作区分析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及地域需求差异,推出“视频办”服务。

  更暖

  聚焦“急难愁盼”主动靠前精准服务

  “平常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去政务大厅,现在在厂区门口就能办居住证,几天就拿到证,太省心了!”7月,深汕比亚迪员工李鑫民“足不出园”就办好了居住证。

  李鑫民的反馈道出“服务送到家门口”的温暖。这份温暖来自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出的“帮办代办”服务。

  深汕特别合作区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推出“帮办代办”“反向服务”等暖心举措,让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上门”。

  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深汕“帮办代办”服务覆盖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比亚迪员工、老弱残障人士,动态更新“帮办代办”事项清单。今年以来,已开展“帮办代办”服务523次。

  以提供比亚迪员工帮办代办为例,梳理出园区员工服务窗口帮办代办事项清单,每周三安排专人进驻园区,提供预告登记、社保费缴纳、广东省居住证登记申领等11项帮办代办服务。

  小黎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周三早上9时,他准时抵达比亚迪工业园区收材料,当天下午将材料送至深汕公安分局,一般下个周一就能出证。

  截至目前,该帮办窗口已服务比亚迪员工超过260次。“我们主动去园区收材料,企业员工就不需要出园区了,也免得因材料不齐来回跑。”小黎认为,这种帮办机制方便了员工,提升了效率,也是有效服务辖区龙头企业的体现。

  此外,深汕特别合作区还破解了惠民补贴申报的痛点。常规政务服务为传统“申请办”模式,由于群众或企业不清楚福利补贴,常常错过申报而无法及时享受。对此,区政务服务中心利用数据寻找惠民惠企政策“应享未享”人群,开展“反向办”服务升级。

  “反向办”的精髓在于让惠民政策精准抵达“应享未享”人群。深汕特别合作区通过大数据构建群众与企业画像,围绕社会保障、证照换领、人才引进、创业经营等领域,寻找政策“漏享”群体并进行主动推送。自开展以来,已为辖区内361位残疾人、51位新引进人才、1124家商事主体提供了服务。

a220.jpg

  持续完善大厅各类设施,提升居民办事体验。

  更便利

  跨域通办、全域覆盖,办事简单方便

  上班族白天没时间办理业务?别担心,政务服务工作日推行“延时服务”,12∶00-14∶00窗口不打烊。

  外籍友人语言不通?别担心,区政务服务中心配有智能翻译器,提升外籍人士办事体验。

  驾驶证到期还没空体检?别担心,智能照相体检机帮你“秒”办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

  走进区政务服务中心,这里正打造和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服务,让市民企业办事更便捷简单。

  除了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鲘门、鹅埠、小漠、赤石四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也在近期正式对外开放,涵盖21项区、街道通办事项及6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辖区居民可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街道,大事不出深汕”。

  作为深圳都市圈“一极”,深汕还以“全市域通办”“跨城通办”打破地域壁垒,推动政务服务与深圳市区及周边城市“无缝衔接”,构建“全域无界”的办事网络。

  在“全市域通办”方面,深汕通过“异地收件、属地受理”“辅助申报”“快递申报”等模式,将456项事项纳入全市域通办范围。在“跨城通办”领域,2024年起,深汕先后与汕尾海丰、惠州惠东、河源紫金签署合作协议,增设“跨城通办”窗口。

  今年5月,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与汕尾市海丰县开启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新模式,通过互设“一窗平台”系统账号,在系统层面实现收件、补件、出证等全流程权限互授,构建起线下综窗系统端代收转办、综合窗口异地延伸的高效协同机制,同时扩大两地“跨城通办”事项范围,深汕可受理海丰事项共计400余项。

  这些通办事项包括“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等高频民生事项。

  毕业生小曾便享受到“跨城通办”机制福利。他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相关材料,实现“家门口办理”。

  若按照此前,申报人必须往返多次,耗费时间和精力。现在,两地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业务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群众“折返跑”的问题。

  目前,深汕正与河源源城、龙川,汕尾陆丰,东莞松山湖协调合作事宜,拟让“同城服务”延伸至更多区域。

  破壁垒、优流程、贴身办。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持续夯实“车城深汕”营商环境优势。未来,随着“视频办”覆盖更多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高频场景等政务服务模式不断丰富优化,深汕将进一步实现与深圳市区“同城同质同效”,让优质的政务服务成为“车城深汕”吸引产业、集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来源: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郑宽)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