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延伸至村一级
近两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将政务服务与“普直联”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政务向“街道-村(社区)”基层拓展,延伸至村党群服务中心。其中483个政务服务事项和20个帮办代办事项下沉至村一级,打造“咨询受理+帮办代办”服务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已纳入的20个帮办代办事项,包括老人公交“颐年卡”申请、低保证领取等,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通了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区智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将依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持续大力推进街道、村一级政务服务发展,扎实推进“帮办代办”服务走深走实,为实现服务“零距离”打下牢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便民服务点,区智建中心与公安部门沟通简化办理流程,做到“群众不出门,服务送上门”。在这里,比亚迪员工可办理居住证代办、医疗保险报销等服务事项。
“窗口”移至“家门口”政务服务“就近办”
作为深圳市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服务触角向“最后一公里”延伸,面向村民实现政务服务业务“就近办”。
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位于鹅埠,对地处小漠、鲘门的村民而言,到中心办事相对耗时费力些。为解决这一问题,区智建中心在鲘门办事处群众诉求大厅以及鲘门朝面山村,设立便民服务点。
“这里已成为周边村民办理事项的首选之地。”朝面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友东说,便民服务点的设立极大地缩短了群众办事的物理距离,切实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去年12月,区智建中心结合鲘门实际需求,在海洋综合执法大队执勤点新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与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合作推出了渔船业务特色帮办代办服务,为渔民提供“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等6个事项的代收代办服务。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共有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6个便民服务点,采用多类别、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事,实现了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前移。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