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招商引资 比亚迪 企业开办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产业加快发展出行更加方便,深汕三条农村路完成升级改造

  持续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日,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街道的三条农村路——鹅水段、水新线和鹅温段全面实现改造升级,旧路换新颜让当地群众出行更便利,乡村产业振兴进入快车道。

  鹅水段和水新线是水美村村民前往鹅埠市场、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的主要通道,鹅温段是新园村村民通往小漠的主要通道。这些旧路设计年代久远,年久失修、病害严重,给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带来瓶颈。

  为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近期以来因地制宜对这三段道路开展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对原水泥混凝土破损板块进行修复、加铺沥青,重新施划标线,对鹅水段排水沟进行拆除重建,切实提升水美村、新园村村民在出行中的幸福感、安全感和便利性。

  “交通部门主动向我们征集关于道路修缮的需求,我们详细反映了这两条路的情况,没想到很快就安排施工整治了。如今,走在崭新的沥青道路上,看着越来越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心情变得特别舒畅。”水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桂荣高兴道。

  水美村与新园村相邻,作为纯农业村,水美村村前是平坦肥沃的南门河中下游冲积小平原,一亩地双季平均亩产约1250公斤,具备“吨粮田”产能,为鹅埠镇农田重点保护片区。国家杂交水稻广东分中心在此设试验基地,培育良种。2024年深汕土地管理公司在水美村已流转土地试点种植60亩蔬菜作物,打造“菜篮子”试验基地,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新园村拥有咸淡水交汇的千亩鱼塘资源,近年,深圳海物茂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园村达成村企合作协议,启动“蚝山蚝水蚝风光”项目,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蚝产业年产值预计达1亿元。新园村“一村一品”项目——水果玉米含糖量高,口感甜脆,气味芳香,年亩产约2000斤,成品主要销往珠三角的大城市,售价为13元/斤。此外,新园村通过改良盐碱地、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推广机械化生产等方式,让盐碱地“变废为宝”“长”出粮仓,切实拓宽村民增收致富门路。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