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招商引资 比亚迪 企业开办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结果公开 > 人大建议答复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第20240841号代表建议办理内容摘要

  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深汕特别合作区产城融合发展样本的建议。

  提出人:陈雄英、熊永强、黎新风、颜杰、陈崇军、胡春华、

  杨勤、曹伟、张汉清、杨燕娴、杜红、张毅、陈展茹、张舒、张俊峰。

  建议内容(摘要):

  (一)建议发展壮大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融合一流汽车城建设;

  (二)建议加快理顺农村三块地改革,支撑宜居宜业乡村建设;

  (三)建议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补齐滨海新区、田园都市建设短板。

  答复内容:

  (一)针对“发展壮大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融合一流汽车城建设”建议,答复如下: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围绕“一主三辅”产业发展格局,以“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产业集群”链式招大引强。招商引资方面,截至目前,深汕已引进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980亿元、产值近3600亿元。通过提供投资企业搭建定制化的可拎包入驻的产业空间,让企业落地即投产,成功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落地,已初步形成以比亚迪为龙头,以京西重工、东风李尔、壁虎科技等头部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协鑫、华润电力为龙头,格林美等行业领先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以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为依托,德方纳米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为依托,显控科技、华睿丰盛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推动深汕以产业带发展,构建相互支撑、高效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态势,实现了从工业基础薄弱到形成产业发展矩阵的重大转变。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深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首先,推动34个行政村已成立经济合作联合社,并以此为阵地着手整合盘活村集体经济,出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次,深汕创新开展“村企合作开发模式”,深汕城投公司与鹅埠镇田寮村、蛟湖村、上北村南坑水自然村合作开发留用地,打造成现代产业园,村集体年度增收规模可达百万元至千万元;小漠镇云新村新田坑自然村、大云坡自然村及元新村金兴围自然村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成功挂牌出租留用地,推动中标企业租用该地块建设工业厂房及配套用房,引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产业,为村集体产生丰厚租金收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文旅融合方面,近年来,深汕以“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为引领,规划建设5条“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梳理节点88个,完成鹭月岛等已建成节点36个,其中,天子山农业公园、水底山温泉庄园、桃花源艺术村、鹭月岛等4个景点组成“生态艺术文化休闲游”特色线路,入选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

  下一步,深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工作。一是强化主链,依托比亚迪、协鑫、德方纳米等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迅速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形成龙头带动效应。二是发挥积极主动精神,加强与市属国企、区属国企等部门对接,持续推进村企合作模式,有效盘活村集体留用地资源,推动区属国企参与村集体合作开发村集体留用地,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三是结合周边各地文旅产业发展优质的地区和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学习,积极对接优秀文旅团队,借鉴各地区的亮点做法和成熟经验,逐步引入专业力量,尽快确定合作模式及运营模式,持续推动小漠渔港文旅项目、大安村“百千万工程”乡村建设项目、日月湖片区综合康养类等项目落地,做优做精深汕文旅市场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四是通过实施征地拆迁反哺、村企合作反哺、带动就业反哺等三大行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多元化,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有序流动,打造具有深汕特色的粤东地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发挥乡村产业示范带动效应。

  (二)针对“加快理顺农村三块地改革,支撑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建议,答复如下:

  聚焦市委、市政府“努力将深汕打造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战场作用,致力于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方面,深汕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根据集约节约用地等原则,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通过“一户一宅”农房建管审批系统完成1667户村民材料审核工作,同步委托深圳中项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就盘活区闲置宅基地和民房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及相关策划规划,截至目前,已调研走访全区34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深汕优化土地利用,改革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方案》,联合镇村及工商经营主体有序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鼓励农户将土地流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已实现流转区内土地13618.9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深汕围绕加快集体实物留用地落实工作及村企合作开发打造现代产业园两大思路,统筹推进被征地村集体留用地落实开发相关事宜,截止目前,深汕完成工业留用地供应总计13.7公顷,分别为小漠镇云新村新田坑自然村、元新村金兴围自然村以及田寮村工业留用地,可提供工业厂房建筑面积达28.8万平方米。

  下一步,深汕将创新村企农旅多元业态合作发展路径,实现集体经济蝶变式增长。一是通过持续优化农房建管审批系统与联动机制,加强宅基地农房建设工作联审联管,进一步提高宅基地用地事宜统筹力度,持续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实施办法》,为做好深汕宅基地管理工作提供规范指引。二是持续激发土地潜能,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同步有序推进全域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依托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切实增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持续以被征地村实物留用地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20.6公顷工业留用地和工业厂房建筑27.7万平方米供应工作,并持续发挥好政府部门衔接作用,坚持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并通过由区属国企联合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进一步展开村企合作范围,切实提升深汕村集体实物留用地项目建设质量与开发效益,从而促进村民群众增收,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针对“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补齐滨海新区、田园都市建设短板”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深汕严格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以“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为引领,聚焦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推动人居环境有效提升。建立机制方面,建立以“镇村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同步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实施方案》的管护机制,以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及监管考核,及时发现解决人居环境问题苗头。管护队伍方面,由城管部门统筹环卫工作,住建水务部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设施专业化运维管理,采用委托区属国企和第三方单位的形式,将深汕环卫保洁服务、公厕保洁管理及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统一纳入环卫保洁综合服务范围内,开展全域村庄每日“普扫-保洁”作业,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有效运行率100%。推动持续有效方面,深汕以“村庄清洁日”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将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定为“村庄清洁日”,营造“见到垃圾弯腰、向美丽乡村致敬”的良好风尚,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

  下一步,深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依托基层党组织阵地,以宣传教育与鼓励引导为主抓手,通过入户宣讲、开展线下活动等方式,广泛动员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内人居环境日常整治工作。二是结合鹅埠镇红罗畲族村“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建设试点和赤石镇大安村红色美丽乡村试点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加快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通过村庄绿化工作参考《广东省村庄绿化指引(试行)》和《广东省村庄绿化用地负面清单》,指导各镇村开展选种、挖穴、种植工作,协调区各有关部门,指导各镇村筛选不符合种植实际的、涉及用地负面清单的部分进行剔除,确保种植工作顺利开展,完成乡村美化绿化工作。四是按照广东省委农办下发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结合区领导干部包挂点联系行政村安排,活用“村庄清洁日”领导现场督导工作机制,强化乡村振兴绩效评价、考核和监督,确保全区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提升。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