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招聘 比亚迪 产业 机器人 汽车城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看 > 政策解读 > 政策文解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一、制定《规划》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规划》主要根据《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衔接国家、省市等上层规划文件,结合合作区发展实际制定。《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合作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指标、总体思路、重点工程及任务。

  二、《规划》背景形势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践行“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主动作为落实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历史使命,打造深圳产业体系拓展、城市功能延伸的新兴城区,培育带动粤东地区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持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关键期。编制实施好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规划》定位和期限是什么?

  《规划》定位是合作区面向2025年的生态保护工作发展战略蓝图,是今后编制各类生态环境专项研究、年度计划以及履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四、《规划》目标是什么?

  《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相互协调的绿色发展路径基本确立,环境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自然生态安全格局日益稳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显成效,为打造美丽新深汕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

  具体目标:一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2微克/立方米,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达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稳定向好。二是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稳定。生态空间格局稳固,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降低,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本地物种受保护程度达98%。城市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范围。三是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成果共享的生态经济模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实现污水收集率达70%以上、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稳定达到100%,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标准化、网格化、智能化,环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五是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加速推进,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五、《规划》特点是什么?

  主要体现为“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底线守护。考虑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底色及未来城市快速扩张趋势,借鉴深圳40年发展经验,通过提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和环境质量底线管控,建立全域陆海一体、蓝绿交融、功能清晰、疏密有致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避免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

  二是突出源头防控。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建设,坚持开发建设全过程环境导向,建设前期阶段严格执行环境准入;重视绿色施工,强化废水、扬尘、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全面把控新城发展中各阶段源头污染物,减少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增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有效转变。

  三是突出系统治理。坚持系统观念,精细管控、分类施策。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改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推进全域山水林田湖海各要素协同治理;统筹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协同治理,强化城市建设源头防控和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四是突出智慧管控。统筹建立水质监测感知网、大气网格化监测子系统、土壤和声环境监测网,实施智慧工地环境监管、生态红线监管,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集成水、大气、智慧工地、城市生态等系统数据,构建融合水、大气和固废等要素覆盖全区的智慧环保大格局。

  五是突出长效管理。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包括配置最强力的生态环保专业队伍、实施最严格的执法监管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积极的市场参与机制、构建“政府-园区-企业”三级环保服务模式。

  六、《规划》重点工程和任务是什么?

  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规划目标指标落实为核心,与区相关单位反复对接,谋划提出重点工程及重点任务清单。《规划》部署了60项重大任务、28项重点工程,主要涵盖了城市绿色建设、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构建自然生态格局、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污染防治、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健康管理、环境风险管控、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等11个领域。《规划》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以及社会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措施,全力推动《规划》实施落地。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