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出路,战术决定成败。短短几年时间,深汕特别合作区“四镇”,荒地起高楼,农业变工业,没有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是办不到的。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常常告诫大家,在合作区开展工作,思想保守会寸步难行,故步自封将一事无成,要敢于破旧立新,多出新招实招。毋容置疑,合作区一路艰辛走来,凝聚着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战术智慧,彰显着决策者敢闯敢干的破局勇气担当。
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进程中,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任务就是,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一个领域一个领域逐个突破,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干出成效,切实把美好蓝图变为发展现实。这每个阶段、每个领域、每件事情,都是必须打赢的硬仗,需要从思维和战术两方面着手。思维上,要有改革攻坚、勇于破局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思维局限,突破惯性思维、常规思维,既要会做局,还要懂破局,这是制胜的法宝。战术上,要准确把握总体思路,抓住要害、抓住关键,不折不扣落实重点举措,主动出击、各个击破,致力于打好歼灭战,这是制胜的保障。
破局思维,就是要敢于破旧立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握好立与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只有彻底“破”才能为更好“立”创造条件。破局而生,无畏前行。具体到合作区,要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坚决破除陈旧观念、思维定势、工作陋习和制度藩篱,坚定树立新思想理念、新思维方式、新工作方法和新体制机制。要敢于和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创造性地推动工作、推动发展。党员干部要拿出快马加鞭、弯道超车的勇气担当,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增强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的能力本领。企业家要做有决心有责任的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保持强劲竞争力。
战术谋略,就是要多出新招实招。建好合作区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具体行动,具有“举一役而利全局”的重大意义。要用战术的谋略和眼光谋划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教育医疗、文体休闲、水利环保等工作,要用战术的严谨推进每一项具体工作,补齐补足发展动能的短板,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进特别新城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开弓没有回头箭,攻坚关头勇者胜。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要有“顺应万变”的清醒认识和灵活战术,突出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增强短板意识和问题意识,以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举措,具体而精准地解决好一个个重点问题、突出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政治任务、历史使命、人民期盼。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
深汕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特别合作区,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立新没有“旧”可破,补短没有“长”可扬。必须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不断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把设立合作区的战略意图与辖区“四镇”的本土优势结合起来,把深圳经济特区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结合起来,把地区的自主创新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以重点工作为牵引,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重要环节为抓手,构建形成创新完善、探索推广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工作链条。必须亮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和韧劲,运用灵活多变的破局思维、战术谋略,把握方向、精准发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克、一个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一个短板一个短板补齐。唯有如此,才能加快建设“智慧深汕”“湾区门户”“滨海新城”,创造崭新历史伟业,书写更美时代篇章。
破局思维,转向思考;战术谋略,春暖花开。(文/老城)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