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招商引资 比亚迪 企业开办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赤河情 > 望鹏山·美文荟

深汕观察|产城融合,道路先行

打通“新动脉”,激发“新动力”。

前段时间,深汕特别合作区科教大道、创智路、创新大道北等道路相继开工建设。这标志着特别新城“五横六纵”交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中的道路大会战开启新征程。城市建设,道路为先。在产城并进、产城融合过程中,道路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道路交通就像一把开荒之斧,开辟城市的新天地。道路延伸之处,就是城市发展的前沿。没有道路外联内畅,就没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城品质。

产城融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合作区的发展思路。“五横六纵”交通体系犹如深汕特别新城的大动脉,承载着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五横六纵”道路建设,就是加快产城融合步伐。道路是合作区发展的缩影,连着“产”和“城”。道路先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深汕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道路先行就要把握发展趋势,保持战略定力。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步步为营、锲而不舍地构建现代化综合道路交通体系,为“产城融合”爬坡过坎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认识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是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各组团、各园区规划的质量和可操作性。只有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道路交通,才能正确引导各产业园区的用地布局,以项目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彰显新兴产业园区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追求。要充分考虑发展需求、功能配套需求、群众利益需求,以发展的眼光超前规划,以完善的配套做到功能齐全,以严谨的工作让群众满意。要充分理解合作区道路的特殊性和功能性,慎密考量每一条道路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串联、辐射等作用,在贯通中推动产业发展,在带活产业中提升城市实力,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道路先行就要加快道路建设,完善路网体系。畅通道路,既是提升特别新城承载支撑能力的发展工程,更是疏导交通、方便群众出行的惠民工程。做强产业,道路先行。要把加快道路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重点,登高望远、持续用力,更好地推动道路建设与产业项目的融合发展。要分清轻重缓急,根据项目需求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满足项目落地对道路建设的新期待。在建道路,要不等不靠,迅速推进,确保早见成效、早日通行。尚未启动的道路,要加快评估、征拆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要凝聚和调动广大群众的智慧力量,积极参与道路通畅大会战,把居民、企业的意见与合理建议体现在道路建设中。

产城并进,道路先行;产城融合,道路先行。完善的道路设施建设,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聚光灯下,必须做好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衔接,强化区域层面道路建设的统筹谋划和协同布局,积极推动区域综合交通、民生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的有机协调发展。必须尽快完善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补道路短板,强新城优势,加快形成“五横六纵”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交通格局,加快与周边地区路网的无缝对接,打通发展大动脉。

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新的长征。深汕特别合作区一批道路的开工建设,既是新起点、新征程,也是推进“一心、两轴、三带、四组团”空间格局和“东南西北中”产业布局的加速剂、助推器。实现产城融合是干出来的,道路先行引领是干出来的。产业新区、滨海新城也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日益血肉丰满。箭上弦,鞍上马。道路是城市的年轮,要强化项目意识,始终坚持以上率下抓落实、结合实际抓落实、问题导向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把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扛在肩上,把手头的事情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道路建设助力产城融合,产城融合促进道路建设。道路在延伸,新城在长大。(文/大成)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