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招聘 比亚迪 产业 机器人 汽车城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汕湾 > “飞地”瞭望塔

科技创新“蒲公英”飞向深汕特别合作区 破解飞地发展“两难”的南山实践

  南山高新科技园将落地深汕特别合作区!4月初,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与南山区正式签订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打响了2020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枪。

  事实上,跨越120公里的合作,暗藏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即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的南山,经济动能强劲、科技创新发达,却面临产业空间紧张的难题;深汕合作区是国内发展“飞地经济”示范区,在离深圳百公里之外“再造新城”,需要资金、项目的动能注入。

然而,此次合作不仅对接两地的产业发展需求,更被业内认为是探索飞地产业园发展的有益尝试。

  40年前,南山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40年后,南山如同一株科技创新“蒲公英”,飞向深汕合作区,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探路,为全国“飞地经济”模式探路。

  产业需求是核心动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合作建立的“飞地”园区众多,模式多样,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深汕合作区是按照一座城市的规模、功能、建制设立的“飞地”,可谓“飞地”中的特区。2018年12月,深汕合作区被纳入深圳第“10+1”区后,更是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阶段。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资源平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辛华认为,“飞地经济”的本质是在尊重市场力量基础上形成内生经济合力,探寻主动合作机遇,而不是单纯借助行政力量的“传帮带”“拉郎配”。而目前产业发展的内驱动力不足和两地政府协调合作的成本过高,已经成为阻碍“飞地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

  事实上,深汕合作区与南山区的合作有着内生逻辑,即基于外溢产能的调研和南山区发展战略调研。在跨越120公里外开拓和建设这个小型“科技园”,涌动着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南山企业的发展本身需要空间,我们要帮他们协调,那就到深汕来。”承接该园区建设运营工作的深汇通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南山区政府政策也在同步跟进,对进入园区的企业享受南山企业的优惠奖励,例如落地奖励300万元等。此外,还计划推出设备采购补贴、企业贷款贴息、能源补助、交通运输物流补助等多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本次深汕合作区与南山区的合作,正是通过政府间的区域合作以及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手段,从两难中间寻求一条解决之道。”辛华表示,相比周边“飞地”,深汕合作区在深圳的行政管理范围内,实际运营上已成为深圳产业和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未来会承接更多的深圳产能外溢。两区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加速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缩短企业进驻的周期;在区域政府合作推进的过程中,又会释放政策红利,给市场传递良好的预期,可以让南山更多的高新企业和总部企业留下来,“所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探索。”

  坚持市场化路径

  早在此次探路前,南山就已经多次尝试在全国多地布局产业园区。从河源、湛江到吉安、连平,南山一直在探索打造飞地产业园“样板间”,而其中“招商前置”和“为企业量身打造园区”的做法,被认为在“飞地经济”发展中是极具南山特色的打法。

  作为南山区共建园区的主体建设、运营公司,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代云龙坦言,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园区,但是很多没有搞好,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地扯皮”。

  事实上,南山在建设产园区的问题上一直坚持市场化的打法,“市场化运作,走公开招拍挂的流程。”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让园区在顶层设计上就非常明晰,不仅产权非常清晰,而且责权利清楚,“执行起来就减少了中间沟通的成本。”代云龙说。

  不仅仅在顶层设计上,在运营和资源配置上也贯彻了市场化的方式。

  “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代替政府行政手段,可以加速和优化资源配置缩短企业进入的门槛。”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伟斌表示,传统的共建产业园大多采取“先建设、后招商”模式,容易出现园区规划设计与企业生产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后期招商难,园区场地闲置浪费。“以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为例,我们创造性前移招商环节,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同步推进。”

  而坚持产业园区规划和招商同步,带来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从产业配套建设上来说,能够将产业规划和园区的发展布局进行通盘考虑、上下衔接,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服务环境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从产业集群培育角度来说,通过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横向配套,纵向延伸,就能够形成完整的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条;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说,在产业规划阶段,充分考量周边区域发展重点,能够实现区域内外产业互补合作效用最大化。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技术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延续了南山一贯的打法,延续市场化资源配置经验做法。深汇通拟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园区建设运营,子公司将作为独立法人由总部提供技术支撑,管理人员本地化,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企业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公司将聘请专业研究机构对园区产业布局、产业导入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详细的调研,了解南山外溢的产能有多少,这些产业如何在园区布局,从而和南山的发展相适应。

  打造异地产城融合品牌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的建设正在进行前期规划。根据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出具的调研选址报告,从产业方向匹配度来看,鹅埠片区、鲘门片区均适合建设工业园区,对外交通均非常便利;小漠片区则适合建设为港口服务的物流园区。

  未来这片小科技园将如何建设?根据规划,这片园区拟通过开展设计竞赛的方式,将选取优秀的方案深耕园区开发建设,时间跨度约为4个月,“我们希望能找到国际优秀的设计公司,像苹果公司那样,吸引更多的人才安心在这里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成为南山打造异地产能融合南山品牌当中的金字招牌。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下称“南外”)深汕学校项目正加快建设,计划今年9月开学。这是一所由南山区和深汕合作区共建的公办学校,是南山区基础教育集团品牌首次跨区域输出,学校的建成将要为未来的产城融合提供服务。

  未来十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将会初具规模,人们来到这里工作生活,会像在南山某个工业园一样,享受临山靠海的花园式的环境,以及优质的教育、医疗和人才住房。

  ■知多D

  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

  产业园开发采用“1(起步区)+N(核心区及若干拓展区)”开发模式。园区一期建设主要依托鹅埠一宗9万平方米用地建设起步园区,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空间面积19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均创造产值约36亿元,提供1.7万个就业机会。园区二期建设依托上述9万平方米地块周边的37.5万平方米用地建设核心区。(记者 穆玉洁 任笑一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