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招商引资 比亚迪 企业开办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 > 深汕看点 > 美丽乡村

洋坑古寨焕新回归!快来打卡深汕这座隐藏的“红色堡垒”

  近日,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的省级红色革命遗址——洋坑古寨,在历时数月的保护修缮工程后正式竣工。此次修缮严格遵循文物修复原则,旨在让这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现昔日风貌。

a7ae.png

  洋坑古寨,又称赤石洋坑古寨,坐落于赤石街道新城洋坑村,为典型的围寨式古村落。整座古寨坐东南朝西北,由四面寨墙围合成长方形寨堡,四角原设有角楼,寨内现存16排民居,形成“三直街九横巷”的街巷格局。建筑通面阔70.96米,总进深91.15米,占地面积约64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20平方米。

  洋坑古寨不仅是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这里曾是原东江纵队第六支队和原海丰中心县委所在地,也是红二师、红四师和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活动过的地方。寨墙上至今留存的弹孔与痕迹,成为革命岁月的真实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71.png

  2019年,古寨被认定为“红四师洋坑古寨战斗遗迹”,并被确定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及长期缺乏系统维护,修缮前的古寨损毁严重,外围寨墙表面砂浆普遍风化脱落,东侧寨墙局部严重缺损,东角楼基本无存,西角楼上半部墙体缺失且存在不当改造。寨内部分民居墙体破损、屋面坍塌,东侧两横排民居损毁尤为严重,整体环境杂草丛生,树木丛生,保存状况堪忧。

  本次修缮工程重点对损毁最严重的东南侧与东北侧寨墙、东角楼基址等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与修复。施工全过程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结构。

  针对南侧寨墙风化严重、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项目团队采用增加红糖糯米浆掺入以增强早期强度、涂刷特制界面剂确保新旧墙体牢固结合等传统工艺,在保障结构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存了历史信息。

  洋坑古寨保护修缮工程的顺利完成,有效遏制了文物本体的进一步损毁,显著提升了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与环境风貌。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建筑的修缮重在维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遵循原真性、最小干预、原材料原工艺及永续保护等原则。

  此次修缮,不仅为这处红色革命遗址的长期保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研究、展示与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对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地方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郑宽)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