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杯”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2022年度总决赛在赤石河圆满收桨
作为深汕第一大河,赤石河拥山入海,风景秀美,山田河海同享,每一面都散发着独特魅力。赤石河传承着自然的生命力,蕴含着多元的人文活力,是深汕未来中心区最重要的区域景观廊道,更是深汕山海本底的精彩呈现、形象代言。赤石河正被打造成一条生态之河、文化之河、依恋之河、幸福之河。
一河碧水穿城过 青波荡漾白鹭来
农历正月初九傍晚,在退潮后的赤石河河滩上,村民们三五成群、呼朋引伴,老者挽起裤脚捞蚬,小孩戏水打闹,欢笑声回荡在夕阳余晖里。数只白鹭轻点起水波,水面上泛起涟漪,两岸呈现出人河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来自厦门的许先生乘高铁到达深汕,看到赤石河的他非常欣喜:“这里的比赛环境很好,水质很清,河流很宽,可以让选手们尽情施展,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是宜赛宜游的胜地!”许先生表示,比赛结束后自己还准备在深汕继续游玩几天。
△赤石河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赤石河发祥于海拔1337米的莲花山,挣脱层峦叠嶂的束缚,一路奔波,由奔腾咆哮转为平静温和,蜿蜒入海。近年来,深汕重点攻坚赤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开展赤石河蚝排清退行动,大幅度提升了赤石河中下游水生态环境质量,赤石河水质可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赤石河是深汕地区的母亲河,是西部水厂的水源,为深汕居民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赤石河流域的生态优势,在近年来逐渐转化成发展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在新里村,生态大米“粤禾丝苗”引赤石河水灌溉;坐落在赤石河两岸的天子山农业公园,正被打造成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赤石河三江口景区的桃花源艺术村成为亲友聚会、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赤石河向南贯通深汕全境,全长约36.8公里,其沿线串联山、海、林、田、湖、草等多种生态要素,流域总面积382.1平方公里,占深汕陆域面积的81.6%。干流上游称大安水,在赤石镇附近与明热河汇合后始称赤石河,干流经三江楼等地,再穿过小漠流入深汕湾。
赤石河除明热河和南门河两条一级支流外,还有南君寮、响水坑、吉水门溪、大湾溪、长坑水、里坑、大蕉园、碗窑洞、笼山水、东坑水等多条一级支流。
凤河晚渡:时光镌刻的沉淀
历史篇章稍一翻阅,可见文化的印迹,镌刻在时光深处。
赤石河古时称“凤河”,是明清时期往返惠州府、潮州府的交通要冲,每当夕阳西下,彩霞群映,景色美不胜收。“凤河晚渡”更是此处有名的历史景点,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众多诗作,清代道光年间海丰知县徐旭旦曾赞吟:“长天一色泛中流,载得归蓑月满舟;此日凤河留古渡,烟波依旧汉时秋。”
△赤石河风光旖旎
由于此处曾由官府出钱造船,雇用渡夫并宿于渡口,使过往行人早晚有渡,且免交渡费,故又被称为“凤河义渡”。
赤石河流域两岸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雄奇险秀的羊蹄峻岭;禅房草木深,曲径通幽处的狮山深藏寺;曾经沧桑云烟,却风骨依然的赤石新厝林古寨……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大力发展全域高品质乡村文旅业态,发挥全要素资源优势,推动“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内的资源、业态等多要素深度融合,推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汽车+田园”新生态,赤石河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图/何柏颖 黎维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