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国办政务公开办函〔2021〕30号)的要求,现公布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及上级部署要求,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4年,深汕网共新增和更新政府信息7194条,答复群众留言175条。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资金信息”栏目准确发布区管委会及下属部门2024年财政预算、2023年财政决算等财政信息95条,保障信息公开透明。“政策法规”栏目主动公开政策文件25件,通过政府开放日、“在线访谈”、图文解读等形式100%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办理流程,2024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2件,上年度结转1件,办结159件,结转下年度办理4件。近两年我区加大土地整备力度,群众关注度高,因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较上年增长96%。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一是完善信息审核机制。规范信息公开流程,严格执行内容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杜绝敏感涉密信息上网。加强区党政机关网站、新媒体监测力度,全方位、全流程巡查“深汕网”及全区政务新媒体,对历史稿件进行全面排查和问题整改,全年整改错敏词超1000条。二是规范栏目保障工作。对深汕网各栏目实行台账式管理,明确信息更新周期和保障单位,加强工作提醒,及时保障信息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栏目建设。特设政策精准推送专栏,整合各级涉企政策,融入政策计算器、扶持资金查询等功能,践行“政策一站通览、服务一网打尽”。二是强化技术运用。引入语音智能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整合政府资源,推出场景化即搜即享平台,实现资源无缝对接,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效率。搭建智能问答系统,运用AI大模型,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快速响应公众提问,实现数字智能政府“不打烊”。
(五)监督保障情况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区党政机关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工作指引,规范工作流程,压实平台责任。通过绩效考核、推进会、工作提醒、政务公开培训等形式,强化督促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发布我区各单位政务公开咨询热线,畅通“领导信箱”“业务投诉”“违纪举报”等社会评议渠道,通过“民意速办”“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问政深圳”“网上信访”等平台,为群众有效反映诉求提供权威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深汕特别合作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提高依申请公开答复办理专业化水平、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渠道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我区将严格对照《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管理,抓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人员培训工作,及时更新栏目内容,定期巡查平台信息,守牢政务公开阵地。二是强化主动公开。聚焦财政信息、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对主动公开的政策性文件,进行100%多形式、高质量的解读工作。三是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严格贯彻落实《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内容,定期检查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情况,加强依申请公开系统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机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规定的按件、按量收费标准,本年度未产生信息处理费。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