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深圳电视台《各区新闻联播》聚集深汕合作区教育事业推出“民生幸福再加码”主题报道。一起来了解一下深汕合作区教育事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吧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自然风光旖旎,山、林、海、岛、河、湖、湿地、温泉汇聚,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徐徐展开。

深汕合作区积极推动电网建设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努力提升全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助力重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5G基站建设等领域工作,对标深圳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日前,深圳新闻网推出以记者行走深汕的视角,揭示一年来深汕合作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和“飞地”模式探索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2020年,深汕合作区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狠抓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城乡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英达斯瑞公园、特区建发·东部新时代、深汕西会展中心、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揭牌成立两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基础设施、民生配套不断完善。

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农村的区域,深汕合作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具有深圳标准、体现深汕特色的“田园城市”“都市乡村”。

2020年,深汕合作区努力引进一系列高端教育资源、按下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快进键”、人才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全面发力”,这座“飞地”新城正朝着民生幸福“高地”不断跃升。

揭牌成立两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奋力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清理后的村庄,路面更加开阔,村容村貌更加整洁,“让人感到舒服通透”。村民看到实效、得到实惠后,更加支持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由“全面履职建设年”到“全面履职提升年”,这座新城应当如何做好规划这道必答题?在深汕合作区揭牌两周年之际,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

记者日前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土地整备局获悉,2020年,该局已完成区内土地征收共2.321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全区土地征收29.7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实地移交17.74平方公里,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和民生项目上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2月18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年内第10期望鹏大讲堂开讲,特邀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闻博,作深汕合作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题讲座。

12月16日,“深政观察”在头条刊发题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特别”在哪?》的报道,深入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特别”之处,并用一波对比图让您看看这片热土的成长。